第四代益生素
实验数据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动物肠道菌群的平衡的重要性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6-01-21 | 发布人:admin | 浏览次数:3104

注意家禽和家畜肠道菌群的平衡的重要性你造吗?

肠道健康是家禽和家畜高效生产、维持高存活率和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条件。在限用及禁用抗生素的后抗生素时代,畜禽肠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我国家禽养殖环境差和饲料营养不合理的条件下,肠道疫病发生率居高不下,而解决家禽肠道健康问题需要综合的防控措施。就家禽肠道细菌病现状、肠道健康对家禽营养的需求以及维护肠道健康的技术措施等进行阐述,希望增加广大养殖朋友对肠道疾病的认识,提高对肠道健康的重视

01细菌性病原种类复杂:不仅有常发肠道细菌病病原,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新发的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等肠道病原菌也时有发生,难以控制

02细菌血清型分布广泛:同一地区细菌优势血清型增多,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差异很大,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养殖场,也可以存在多个大肠杆菌血清型。

03多病原混合感染普遍:家禽:肉鸡新城疫、传法、大肠杆菌病和传支混感;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曲霉菌混感;非典型新城疫、慢呼和大肠杆菌混感;雏鸡副伤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感等现象普遍存在。家畜: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各种病毒感染现象很严重。

04继发感染严重:禽流感、新城疫特别是禽白血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常导致多种细菌的继发感染,有些寄生虫病如鸡球虫病感染发生后,常继发肠道类细菌病,营养代谢病造成机体内环境失调也容易继发细菌类疾病。

05细菌耐药性增强导致耐药谱广,药物控制越来越困难;此外地面平养、散养等新的养殖模式使得管理相对粗放,可促使肠道细菌病加剧。确保家禽肠道健康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中国家禽和家畜肠道细菌病的流行现状以及难以控制的原因,养殖朋友需制定与实施合理的防控策略,切不可轻视家禽肠道问题,应从环境控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引种、营养、免疫、合理用药及使用微生态制剂、功能性添加剂等方面综合防控家禽肠道细菌病。

1、加强环境控制合理地养殖场地址以及鸡舍建设与布局,保持鸡舍的通风、温度与湿度,是环境控制的重要因素。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也是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包括全进全出管理、封闭饲养、防虫防鼠防鸟、定期消毒、自繁自养等。此外,对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与病死禽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也非常重要。

2、慎重引种,防止种蛋传播细菌病沙门氏菌阳性鸡的蛋有30%左右带菌,通过垂直传播给后代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大部分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主要蛋传性疾病因引种而进入,加强对引入品种种源性疾病的监测,把好引种关,是控制蛋传播细菌性病的关键环节。

3、提高动物健康水平降低饲养密度,保持营养水平,减少应激等,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和湿度,防止呼吸系统疾病、腹水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做好家禽病毒性疾病、营养代谢病、真菌、寄生虫病以及中毒病的防治,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合理选择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集全功能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和免疫激活因子为一体,在常规营养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特殊营养的复配,营养更全面,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4、合理使用药物一方面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选用高效禽用药物,掌握用药最佳时机、剂量,选择适宜用药途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一方面减少药物使用,减少预防性用药,饲料、饮水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5、细菌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定期对禽类养殖场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掌握细菌病流行动态,同时关注病毒性疾病,预防继发或混合感染细菌病。加强对分离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和耐药基因的分析研究,为合理使用疫苗与药物打好基础。

6、做好免疫预防做好常发疾病的免疫工作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等,减少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7、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是近年来中国家禽细菌病防控技术研究领域里发展最快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家禽和家畜细菌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和趋势。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平衡动物体内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菌的发生,促进饲料转化吸收,提高机体抗病力,在肠道细菌病的防控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已在生产上应用的微生态制剂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动物健康检测与评价云中心规避养殖风险 呵护动物健康

 上一条: 仔猪养得好,需从“肠”计议!
 下一条: 浅谈保健养猪的应用
[返回]
关闭
版权所有: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道里区机场路35公里处 黑ICP备14002498号-2  
服务热线:400-000-3690 电话:0451-84124333 传真:0451-88792279 邮箱:2533583002@qq.com 技术支持:继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