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只知道虾难养,你知道这三种致病弧菌对虾的影响吗?
来源:
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5-06-24
| 发布人:admin | 浏览次数:
2701
近几年来,华南地区常出现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中后期
白便、慢料、偷死、
甚至暴死等问题频发,导致养殖户损失重大,个个哀叹如今的虾难养。国内外研究机构院、养殖一线从业者大量长时间的研究,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新兴的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的爆发与弧菌有关。弧菌超标往往是对虾偷死病的前兆,也是其它养殖的病害之一。从病程上看,呈现发病范围广、速度快、发病季节不明显的特点;从症状上看,早期为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肝胰脏发红、肠胃发红等症状,后期多表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红体、偷死等症状。
对虾养殖中,取虾苗和虾塘水体在培养基上进行检测,菌落呈现黄色的是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蓝绿色为副溶血弧菌。虾苗幼体菌血症、对虾红体病、白斑病,主要病原菌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虾苗荧光病的菌原之一为哈维氏弧菌。通过对虾苗、水体进行检测跟踪,黄色弧菌和绿色弧菌都严重超标。投放带弧菌的虾苗,引进污水、富营养化的水体养虾,碰上阴雨天气、时冷时热交替出现将导致光照、水温、盐度、透明度、pH值、溶氧变化大,水色变化快潜在对虾体内的弧菌得到大规模的繁殖和复制,加速了弧菌的传播和流行,必将给对虾养殖构成严重威胁。
1、哈维氏弧菌
哈维氏弧菌是发光的海洋细菌,它是最近10多年才被认识到的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菌。取虾苗在培养基上进行检测呈现黄色,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就是哈维氏弧菌。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感染哈维氏弧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濒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育苗场中最常见,尤其到了仔虾阶段。
2、溶藻弧菌
属于弧菌种,为嗜盐嗜温兼厌氧性海生弧菌,多发生在夏季,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是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在培养基上进行检测呈现黄色,虾苗的幼体菌血病,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主要原菌就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
溶藻弧菌的致病机理: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治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3、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现绿色,该菌在含2%~4%的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比较适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37℃,酸碱度为7.4-8.淡水中存活一般不到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副溶血弧菌分布极广,主要生活在海水和鱼虾、贝壳甲壳动物中,通常引起胃肠感染,也可以引起肠道外感染,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的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弧菌,在对虾养殖中,多发病于虾苗放养7-30天,患病对虾体色呈白浊微红,多数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呈淡白或淡黄色,部分患病对虾的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在缓慢流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⑴副溶血弧菌产生溶血毒素。溶血毒素具有直接溶血性,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⑵副溶血弧菌有肠毒素作用,造成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黏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⑶副溶血弧菌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⑷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它多种疾病。
上一条:
高温高湿的夏季,我们如何防治母猪厌食综合征
下一条:
未来中国养鸡业将进入弱鸡肋时代!
[返回]
版权所有: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道里区机场路35公里处
黑ICP备14002498号-2
服务热线:400-000-3690 电话:0451-84124333 传真:0451-88792279 邮箱:
2533583002@qq.com
技术支持:
继峰科技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12号